何為自前年從西北歸來,一年後雙生子出生,便開始有意淡出官場,一概事務皆由副將處理,自己樂得在家陪伴妻兒父母,時間長了,甚至還辭去了官職,只掛著個太師的頭銜。

因為何為從前算是太子的人,高崎對他始終心存芥蒂,見他請辭,也不挽留,自由他去,反正有給他俸祿,只要他安安分分就好!

倒是崔鐘雷這兩年的官階勝了一級,他若要走倒是相對麻煩一些,必須得好好籌劃一番。

江二叔的家私店想出手並非難事,布行找人接手也不難,這兩家店處理完畢,便只剩下桃園居了。

可橙的意思是遣散伙計,直接關門。

這個提議遭到了江二叔的反對,他的意思是張掌櫃張大廚等人跟隨他們多年,從桃源居開張干到現在,貿貿然解散,他們的下半輩子要怎麼辦?倒不如把店盤給他們,當是半賣半送也好,至少也算是留個念想,也不枉他們這一幫人來京城追隨自己一趟。

可橙想了想,也就同意了。

不日,她和江二叔找著張掌櫃張大廚,把回鄉之事告訴他們,他們深感意外,張掌櫃更是說:“三姑娘好容易回來了,我還以為從今以後,咱們桃源居在三姑娘的策劃下會更上一層樓,誰知道姑娘卻在這個時候決定回鄉?難道姑娘當真放得下京城的大好事業?”

可橙道:“我這幾年都在讀關漢卿。什麼‘世情推物理,人生貴適意。想人間造物搬興廢,吉藏凶,凶藏吉。’讀到‘金雞觸禍機,得時間早棄迷途。繁華重念簫韶歇,急流勇退尋歸計。’深覺有理。因此我決定洗是非,效仿‘松菊晉陶潛,江湖越範蠡。’這不是挺好嗎?”

張大廚道:“二爺和三姑娘走,我也走,我也隨你們回鄉!”

江二叔勸道:“你們進京也有十數年了,早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生活,何必跟我們走?不如留下來好了。”

張大廚二人剛開始並不同意,經過可橙他們苦口婆心的勸說才決定留下,並表態桃源居永遠是二爺和三姑娘的,他們二人也只是代為管理,無論何時何地,二爺和三姑娘回來,他們都會雙手奉還!

張掌櫃還表示桃源居的運作還跟從前一樣,每年年底統計了一年的紅利他們只留下伙計們的月薪、利錢,大頭會兌成銀票,由專人送往百花鎮杏花村。

江二叔聽見如此說,立即收回了半賣半送的想法,說道:“既然如此,且先這麼做著。可橙,你覺得呢?”

可橙也無異議,於是這事便定了下來。

至於百花農場,可橙當真舍不得。

Advertising

這座農場還真是花費了她無限的心血啊!一朝要她舍棄,她感覺要比割肉還痛。

可是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,便是多難也要做的,她集結了一眾伙計,宣布了自己要回鄉的決定。

伙計們聽了這話,猶如五雷轟頂,紛紛道:“三姑娘,你帶我們走吧!”

可橙拒絕了伙計們的好意,深思熟慮之後,她決定將農場交予趙強打理。

趙強與何莉的長子趙小寶今年中了秀才,再過兩年就要會考,正值前途似錦之際,他們夫妻決定暫時留下,便同意了可橙的提議。

諸事已畢,離京的日子也定了。

只是高崎不知從哪裡得知了江趙兩家變賣店鋪,看來要離京遠遁的密信,決定阻止他們。

不過當他輕裝簡從來到趙家時,趙家早已人去樓空,只剩下一個看房子的老媽子。

高崎又驚又怒,心想:“四處城門都有秘史盯著,趙家人出城怎麼無人來報?”

殊不知,可橙等人早已分批從桃源居、趙家、萬家等秘密入口進入密道,一路相攜,通往城外港口去了。

至於這條蜿蜒數十裡的密道,若非崔鐘雷相助也不能在短短幾年之間完善如斯。

高崎知道江趙萬何四家不可割分,因又命人去其余三家。

不料從人回報,說其余三家也早已空了,跟趙家一樣只留下看門的老僕。

高崎大怒,親自去了一趟崔家,不出他所料,崔鐘雷也已不見蹤影,僅在他大理寺的辦事桌上留下一封請辭書信。

但世間事向來不遂人願,正在他打算全力追回這幾戶人家時,忽然信使來報,說蜀地發洪水,淹沒房舍農田無數,數以十萬計的災民流連失所,飢寒交迫,正等著朝廷發糧賑災。

Advertising

高崎頭痛極了,他登基不過六年,國庫卻早已在先帝的奢靡下揮霍一空,天降災禍,朝廷拿不出錢糧,究竟如何是好!

他深知未來還得依賴皇商救災,這也是他不願放江趙兩家離京的原因之一。

正在焦頭爛額之際,忽聽太監說林太妃偕同小公主高敏求見。

高崎皺皺眉頭:“她們母女來做什麼?讓她們進來吧!”

林太妃進來見了禮,取出一封信箋交給高崎。

高崎覽畢,怔了半天,最後道:“朕准了!”

林太妃大喜,磕頭謝恩,牽著高敏的手走出肅穆的勤政殿,迎面而來的朝陽照在她臉上,交映生輝。

十三皇子高巒見母親妹妹走出,忙迎上去問:“娘,怎樣了?”

林太妃展顏一笑:“陛下准了!從現在起,咱們母子三人可以出宮了!”

原來可橙臨走之前與林太妃見了一面,她將百花糧倉的鑰匙交給林太妃,對她言明糧倉內儲存的糧食乃江趙兩家所籌備的,足夠二十萬人食用三年,若將來國中有難,這一批糧食就交由林太妃處置。說是處置無非是捐給國庫或是災民,至於林太妃想拿什麼交換,全由她自己說了算。

林太妃得了糧倉的鑰匙,實在是又驚又喜又震撼又焦灼。

恰逢蜀地水災,她決定替江趙兩家捐出所有糧食,作為交換的是,她要帶著一雙兒女出宮,離開京城。

高巒聽了這話,怔忡了半響,喃喃道:“准了也好!准了也好!走吧,娘,敏兒,從今以後,我會護你們周全。”

林太妃倍感安慰,這孩子終於長大了!

不日,高崎親自領著大臣打開百花糧倉,命民夫搬出米糧運往災區。

Advertising

萬民稱贊,歌頌皇帝的同時也在贊嘆江趙兩家的無私厚德。紛紛說三姑娘和江二爺簡直堪稱救世菩薩。

高崎聽見人們提起“三姑娘”,黯然神傷了一陣,再看看對面的桃源居,憶起自己曾與趙姑娘在此相見、在此交談、又在此決絕,觸物傷情,很是感慨了一番。

最後,應萬民之意,他決定立一塊功德碑以歌頌江趙兩家之德,碑文由大學士林治撰寫,濃墨重彩著重寫了三姑娘百余字。

直到功德碑在百花糧倉門口朝南屹立,高崎面向南方拱手作揖,心中方才稍稍釋然。